天天消息!清华美女博士后,去国外学种地遭质疑,网友:有底气的人干大事
“茄子、油麦菜,萝卜缨……”2019年的一天,北京顺义区“小毛驴”农场里,石嫣梳着马尾,身穿冲锋衣,正在配送车间核对货单。
【资料图】
谁能想到这个素面朝天、面色黝黑的女子,竟是人民大学博士,清华博士后,著名三农学者温铁军的得意门生。
当年,石嫣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是:画着精致的妆容,穿着高跟鞋,成为一名知性小资的白领丽人。当然,对于石嫣来说,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可是,一次去美国半年的留学经历,却生生让这个漂亮的城市姑娘的人生轨道,发生了偏移。
01
石嫣出生在离北京仅2小时车程的保定市,货真价实的80后,父母都在国企上班,虽非大富大贵,但也吃喝不愁。
和普通女孩一样,石嫣也喜欢漂亮的衣服,精美的发饰,在学习之余,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。
可是,天不遂人愿。
2002年,石嫣高考失利,最终被河业农业大学录取,就读于“农业经济管理专业”。
摊上“农业”两个字,似乎就与白领无缘了,石嫣心不甘情不愿地走进了校门。
石嫣的父母看出了女儿的小情绪,对她说了一句:“学习永远是最好的出路。”
爸妈这句朴素的语言,一下子点醒了迷茫的石嫣:“无论学什么,学好了,出路自然就好了。”
于是,石嫣让自己静下心来,拿出备战高考的劲头,每天穿梭在河北农大的实验室、图书馆、教室之间。
四年之后,石嫣以优异的成绩,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,在“农业与农村发展”学院硕博连读,而她在人大的导师,则是著名的三农专家:温铁军。
温铁军带学生,与别的导师不同,他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,尤其是农业专业的学生,是不是真能静下心来,真正地在田间地头学知识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正是在这种实际操练过程中,石嫣这个好苗子被温铁军发现了。
2008年,温铁军手里有个赴美深造的名额,去学习美国的CSA,也就是“社区支持农业”模式,只不过,这次不是去学校里考高分,而是真正地去美国的农场里实习。
那时,石嫣已经跟着温铁军学习了两年,她特别认可温铁军的治学理念,于是主动请缨,要去美国农场深造,准备“洋插队”。
可是,这次“洋插队”没有指定的实习单位,石嫣先在网上找了一家运营不错的农场,把自己的申请递过去,结果人家一看她填的内容,直接拒收。
也难怪,这家农场的问卷上要如实填写:是否在大太阳下连续干过一段时间的农活;是不是在大雨天也坚持劳作。
石嫣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,干的最累的活,也就是走到田间地头,向农民咨询请教一番,不用说锄地了,连洗碗都不会。
于是,她老老实实地在问卷上填上了“无”。
眼看签证快到期了,心仪的农场又拒收了,石嫣心急如焚,这次,她放低了要求,只要对方接收就可以。
这次,明尼苏达州的Earthrise农场,录取了石嫣。
2008年4月18日,石嫣到了Earthrise农场,这是一个只有5个人的小农场,一对夫妻,带着三个实习生,全部的现代化设备只有一台小型拖拉机,其他全部都是手工劳作。
石嫣一看到这简陋的农场,心里嘀咕起来了:美国的农场不都是现代化吗,怎么这个农场看起来这么原始?
而真正到农场干活后,更是刷新了石嫣对美国“CSA”农场的认知。
02
CSA与普通农场最大的区别就是,这是一个纯手工农场,从播种、插秧、锄草,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去完成。
由于农场不打农药,地里的野草长得特别快,石嫣每天跪在地里,把一根一根的野草拔起来,没几天,她那双握笔敲键盘的手,就磨出了口子。
农场和美国企业一样,也执行周末双休,刚去美国的石嫣不太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劳动,她甚至幻想:我能不能少拿点工资,然后让我干一天,休一天。
可是,这个念头也只是想想而已,没什么实现的可能性,第二天醒来,还得去种地、除草。
这时,她想起临行前,温铁军鼓励她的那句话:“当年中国农村条件那么艰苦,去插队的人都坚持下来了,你也一定可以。”
也正是这句话,让石嫣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。
在农场待了一段时间后,石嫣逐渐爱上这里:没有手机、电视、电脑,每天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也没有考核,一切都那么接地气,这种生活让她感到无比的踏实,冥冥之中,她好像找到了人生方向。
半年之后,石嫣的实习期结束了。
一下飞机,妈妈看着曾经时尚靓丽的女儿,晒得又黑又瘦,她心疼地问:“你咋像是去干农了?”
石嫣笑着说:“我就是去美国干农活了啊。”
石嫣回国后,《京华时报》还专门刊登了一篇文章,题为《人大女博士生赴美当农民》,文章一出,就有一位老教授在网上公开指责石嫣:国家把你培养成博士,你却去种地,简直就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。
面对这种质疑,石嫣淡然的回应:知识应当服务于社会,而不是只在象牙塔里做文章。
而石嫣之后的选择,更是让家人和朋友大跌眼镜。
2008年底,石嫣决定在中国建立第一个CSA农场,探索社区支持农业模式,当一个“新农人”。
可是,这件事不是光有一腔热忱就能办成的,还是在读博士的石嫣,一没资金、二没土地,三没客户,只有一个理想:让有机农业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,发展壮大。
当时,大部分农户对于石嫣的理念都持怀疑态度,觉得不施化肥,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不能保证,又怕石嫣是骗子,把他们的地骗了,又给不了租金。
石嫣在北京周边跑了一个多月,才终于找到场地,这也是后来的小毛驴农场。
然而,地有了,却没客户。
CSA模式,是建立在农场与客户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。也就是说,客户需要先支付给农场预付款,农场用这笔钱运营,等到了季节,农场再把菜送给客户,这种模式,既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农场的利益,也不会出现农产品大量滞销的问题。
不用说十几年前,就算是放到现在,也没多少人敢这样贸然把钱投给一个陌生人。
刚开始,石嫣像传销一样,每天在各个小区发广告,可根本没有人理睬她,社区物业差点把他们拉入黑名单。
广撒网这招不行,石嫣又换了个思路,先从身边人下手。
农场的地租下来后,她就给自己的导师发信息,希望他们可以支持她的小农场。
石嫣当时是这样想的:导师们能理解她理念,也有这个能力。
事实上,也确实如石嫣所料,导师们对她的项目给予了鼎力支持,之后,她又把这张网扩大到同学,这批大学里的导师、同学共计十户,成了石嫣的第一批客户,每人每年6000元,一下子交5年的费用,这30万元的会费,就成了石嫣的启动资金。
后来,这些人又陆续介绍了一些熟人进来,第一年,农场里就有了50个会员。
为了报答这首批客户的支持,石嫣下了一个决心,即使不成功,也要保证这第一批会员的蔬菜供应。
可直到正式运营之后,石嫣才发现,农场的运营,比她想象得还要困难。
03
石嫣在美国农场实习的时候,无论是土地结构,还是菜品,都已经非常成熟了,可回到国内,一切都要从零开始。
石嫣租下的那块地,土壤中的有机含量只有1.5%,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,根本不可能长出有机蔬菜。
没办法,石嫣又给这些会员一一发去了致歉信息,因为她要改良土壤环境,首批蔬菜可能要延迟配送。
“这些会员都是好人,他们很理解我。”说起第一次违约经历,石嫣无限欣慰地说。
有了会员的支持,石嫣开始整车整车地往农场里拉有机肥,一年下来,光有机肥料的钱,就花了10多万元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几年下来,小毛驴农场的土壤,在石嫣的呵护下,变得潮湿,疏松,即使到了冬天,也没被冻瓷实。
2011年,农场有了盼头,石嫣也博士毕业了,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好几所大学,都向她抛来了橄榄枝,请她去当大学老师,就连父母也说:“就算不当大学老师,当个中学老师也好过种地啊。”
可石嫣没有去当大学老师,而是一边种地,一边又去清华大学的“人文与社会科学院”攻读博士后。
当年,石嫣在美国农场干活的时候,发现了一本宝藏书籍——《四千年的农夫》,这是一本影响美国农业百年的著作,可书中所引用的经典案例,却是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农业,从中国的茶,到中国的陶器……每一种,都来自乡野之间。
石嫣没想到,出国一趟,本来是想取经,却发现这是一趟寻根之旅,原来,中国才是有机农业最早的发源地。
农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中华文明的传承,而这也是石嫣选择读博士后的原因,她想把理想中的农业园建造出来。
2012年,小毛驴农场的首批蔬菜新鲜出炉,闻着泥土的芳香,石嫣深深陶醉其中,客户们的反响也很好,说一打开蔬菜箱,就能闻见阳光雨露的味道。
蔬菜的种植和地域有很大关系,而石嫣又坚持原生态,在第一年,小毛驴只有茄子、豆角等简单的品种。
一名会员在接收到了几个星期茄子后,给他们捎来一张纸条:“再吃茄子,我都要浑身冒紫光了。”
这时,石嫣一边给会员普及蔬菜知识,一边也在积极思考应对的办法。
困难一个接一个,每当石嫣被农场的各种问题搅得焦头烂额时,总有一个坚实的臂膀可以依靠,那就是她的老公,程存旺。
石嫣和程存旺同为人大博士,相同的理念,同样对土地热爱,让他们很快走到一起。
一辆辆自行车组成的车队,两个由核桃雕刻的戒指,由地里的野花编成的头环,是石嫣婚礼上的全部家当。
在程存旺的支持下,石嫣的小毛驴越干越顺,地里的蔬菜品种达到了50多种,水果10多种。
然而,种菜对于石嫣的农业理想来说,只是一个开端,她的理想是把有机农业的理念推广到全国,让人们看到,农业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。
04
2017年,石嫣发表过一篇文章《我做农民这十年》,文章一经发出,就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。
在石嫣的影响下,很多人甚至放弃了之前稳定、优渥的高薪工作,去小毛驴当新农户,和石嫣一起种菜。
十几年来,石嫣的会员也由最初的50户,增加到现在1000多户,培训人员1065名,现在,全国有1500多家农场采用了CSA模式,会员累计多达几十万户。
CSA的运营,也石嫣让尝到了甜头,从刚开始的一无所有,到现在年营收800万元。
那些当初质疑石嫣的人,也被狠狠打脸。
从20多年前北大学子卖猪肉,到现在的清华女博士种菜,网友们对高级人才投身农业的看法,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。
2022年,微博上一则《清华女博士后当农民14年》的消息一出,立即冲上了热搜,网友们纷纷表示:这是有学问的人,做着有底气的事。
为有底气的石嫣,点赞!
作者:何夜无梦
【参考资料】《石嫣:下乡种菜的女博士》来源:CCTV农业与农村频道 2020年5月30日
《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:大地之上,新农理想》来源:创业者故事网
《石嫣和她的小毛驴农场》来源:《三联生活周刊》2009年第24期,作者:杨璐
推荐文章
-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
-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
-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
-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
-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
-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“3+”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
-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
-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“绿色”路
- 走近网瘾少年们: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?
-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
-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:长津湖的寒冷,与战斗一样残酷
- 绥化全域低风险!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
- 农业农村部: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明年夏季粮油播种
- 中国故事丨“沉浸式”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!
- 升旗、巡岛、护航标、写日志,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
- 他从一窍不通的“门外汉”,到重装空投“兵专家”
-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,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
- “双减”后首个长假:亲子游、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
- 天山脚下,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
- 且看新疆展新颜
- 《山海情》里“凌教授”的巨菌草丰收啦
- “双减”出台两个月,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?
-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?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
- 面对婚姻,“互联网世代”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?
-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,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
- “辱华车贴”商家及客服被行拘,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
- 网游新政下,未成年人防沉迷的“主战场”在哪?
- 160万骑手疑似“被个体户”?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
- 报告显示:这个国庆假期,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
-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:你们自己学习要好,就可以做很多事儿
-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
- 从1.3万元降到700元,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“玄机”
-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?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
-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
-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
- 云南保山:170公里边境线,4000余人日夜值守
-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,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
-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: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
-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
-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:广东总量第一,“北上”这类人才多
- 神经科学“罗塞塔石碑”来了: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
-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,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
- 农业农村部: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明年夏季粮油播种
-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(返)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
-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
-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、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
- 这场红色故事“云比拼”,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
-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
-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
- 看,生机勃勃的中国
- 百闻不如一见——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
-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
-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
-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
-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?国庆5.15亿人次出游,你咋过的?
-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.1万人次
-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: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
-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: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
-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.03亿人次
- 公安部交管局: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,5位交警辅警牺牲
-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.15亿人次
-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.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
-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℃至6℃
-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
-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.41亿元
- 新疆伊犁州: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
-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
- “数说”杭州无障碍改造:触摸城市“爱的厚度”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
-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“海上花园”
-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
- 直径2米“面气球”亮相 山西首届“寿阳味道”美食大赛启幕
-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
-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:洋茶人“云上”喫茶 传播中国茶“味道”
-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
-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:数字改变“关键小事”
-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
-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
-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
-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
-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
-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
-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
-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:一身雨衣、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
- 水能载物亦能“生金”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
-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“有惊无险”
-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
-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
- 从进“培训班”到看《长津湖》
- 厦门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撤除离厦通道查验点
- 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创1966年以来最高纪录
- 杭州“十一”假期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
- “颜值担当”里的中国,映照“万物和谐”新气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