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男神“帅”上热搜:时隔8年,他终于回来了
作者:牧龙闲人
最近,随着《最强大脑》第十季的播出,“水哥”王昱珩又火了。
(资料图)
1980年出生的他,今年已经43岁,看上去却比8年前第一次登上《最强大脑》舞台时还要年轻。
人明显瘦了,气质也变好了,整个人精致了不少。
●王昱珩
话题#水哥变帅了#很快冲上热搜,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破亿。
不少网友惊叹,以前的水哥拥有高智商,现在的水哥是颜值与智商并存。
网友们热情询问“为什么会越活越年轻”,王昱珩很真诚地回应,除了妆造,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健身。
体脂率低了,身体内部更趋于健康,精神状态也会变得更好。
与8年前相比,王昱珩谈吐间多了几分文雅、少了几分戾气,说话的时候常常面带微笑,有着源自心底的自信和稳重。
这些年,他到底经历了什么?
作为《最强大脑》曾经的神级选手,王昱珩一度被其他选手称为“撼山易,撼水哥难”。
2015年1月,王昱珩第一次出现在《最强大脑》的赛场,出场的时候肩扛鹦鹉、不苟言笑,起初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毕竟,节目中的能人太多了,很难靠个人形象获得关注,重要的还是实力。
但很快,一场“微观辨水”,让王昱珩一战成名。
面对520杯同质、同量、同源的水,他上演“鬼才之眼”,仅用300秒就找到了目标水杯,看得评委和观众目瞪口呆。
一时间,王昱珩走红网络,也由此获得了“水哥”的称号。
●王昱珩“微观辨水”
之后,王昱珩又在中日对抗赛中,以一场“扇面识别”比赛,完胜“能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万位”的日本记忆大师原口证。
●原口证
赛后,王昱珩的一段话更是暗藏玄机:
“如果这是30万把扇子的话,可能更适合我。我以前看过一把扇子全是文字,合上以后是一片空白……”
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理解他的意思,只觉得他很嚣张、很狂妄。
然而,当联想到比赛场地在南京、现场有日本选手时,这才明白他话中的深意。
有网友在微博中写道:
“有一只折扇叫历史,这只折扇上写满了30万华人的名字,可日本人却想把它折叠起来,使它变成一片空白……”
王昱珩转发了这条微博,并评论道:
“我在场上说曾经有一把满是字的扇子时,几度忍住……不曾想竟有人听懂,内心良久都不能平静。”
王昱珩的话让很多人肃然起敬,是震撼,更是感动。
如果说,人们此前是被他的“鬼才之眼”所惊艳,那么此后,更多人是被他的灵魂深深折服。
是的,历史不该被遗忘,比智商更重要的,是人品和三观。
凭借一次次出色的表现,王昱珩的名气越来越大,他的能力也受到了警方的关注。
2015年12月,某地警方找到王昱珩,希望他能协助侦查一起肇事逃逸案。
案子发生在8个月前,由于事发夜间,且沿途均是民用监控,录制下来的画面清晰度极低,这让案子陷入了僵局。
王昱珩欣然同意,他将沿途所有监控调出,一一核查,在成百上千幅画面中寻找蛛丝马迹。
在画面极为模糊的情况下,他敏锐发现肇事车辆的雾灯有问题、挡风玻璃有破损、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有偏移痕迹等细节信息。
并根据车辆撞人后直接开走、没有停下来,推断“肇事者是中年人”;从司机熟练躲开沿途警用摄像头的行为,推断“司机很可能是对这条路非常熟悉的本地人”,进而推断出车牌号的两种最大可能。
此外,王昱珩还采取“还原现场”的方式,让警方到事故发生地来回走动,观察他们的步态,由此推测肇事司机的体态特征。
最终,经过多方努力,3个月后案件告破,成功抓捕了嫌疑人。
《人民日报》对王昱珩点名表扬:
经此案件,王昱珩已不仅仅是舞台上的“偶像”,他的能力被运用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中,为社会带来了帮助。
他成了《最强大脑》最有力的一张名片,无数人视他为天才。
但面对采访,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“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天才”,甚至想过“一不小心”把奖杯给砸了。
这些话在人们看来,不过是天才的自谦。
实际上,他的成功之路确实比一般人更难走。
作为以观察力著称的“鬼才之眼”,王昱珩的视力却远不及常人。
他的右眼因外伤导致瞳孔缩放障碍,无法变焦、对焦,原本完好的左眼也受到负累,视力从1.2下降到0.4。
受伤初期,他的视觉画面从立体变回平面,眼前一片模糊:
台阶变成了斑马线,喝水常常洒在桌边,以前能毫不费力地夹起花生米,伤后却无法做到……
医生告诫他,随时可能转变为失明性青光眼。
这意味着,也许某天一觉醒来,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。
为了防止眼病恶化,他不能剧烈运动,不能有太大的情绪波动,就连做俯卧撑都不行——体位的改变会导致眼压升高,进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害。
几乎丧失了2/3的视力,为何还能有如此过人的观察力?
这个问题,连王昱珩自己都琢磨不透。按他的话来讲,如果非要给个解释,那就是自己靠的从来不是“眼”,而是“心”。
从很小的时候开始,王昱珩就不怎么喜欢跟人打交道。
当其他小朋友在外面追逐打闹时,他只喜欢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,养花养草养鱼,甚至连虫子都养。
他沉浸在花鸟鱼虫的世界,细心观察它们每一天的变化,有时候蹲在鱼缸前,一看就是一下午。
他将这些东西画下来,惟妙惟肖,12岁的时候,画出的人物肖像和花鸟鱼虫已栩栩如生。
但在老师眼中,王昱珩是个“问题少年”。
课堂上总是神游天外,有时会看着一个东西莫名出神,沉浸到另一个世界;晚上躺在床上,白天的细节会像放电影一样不停闪过,翻来覆去无法入睡。
“对于我自己来说,这其实是一种痛苦,因为不能休息,不能和别人正常交流。”
父母带他看了心理医生,才发现这是一种“高功能自闭症”。
为了让自己好起来,王昱珩开始尝试主动“干预自闭”,他给自己设定目标,每天都要做一些不重复的事情,打球、画画、书法、设计等等。
高考前,学校多次组织模拟考试,王昱珩为表达自己的愤怒,直接交了白卷。
老师被他气得不轻,骂他不务正业,以后哪儿也都考不上。
这反而激起了王昱珩的斗志。
距离高考60天,他开始全力以赴地备考,并最终以拉开第二名20分的成绩,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。
“60天考上清华”,他成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传奇。
从清华美院毕业后,天生喜欢自由的王昱珩没有按部就班地找工作,而是靠着做设计和画画方面的兼职来养活自己。
日子一度过得很清贫,最穷的时候,一个月只挣了44块钱,为了能省下搬家公司一趟车的费用,他一趟一趟地自己搬东西。
他在地下室印过名片,好不容易接到个单子,穿着跨栏背心跑去见客户,结果被国贸大厦的保安直接撵了出去。
但他从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。
有时候也能接到大单,挣钱了就到处走走,去杭州植物园打卡锦鲤,去景德镇烧个瓷器,去南极和企鹅们说说话……不想动的时候,就继续在家里摆弄花草。
“如果不是《最强大脑》,我可能还是周围人眼中的无业游民。”
那天,他在电视上看到《最强大脑》第一季中的挑战,心想,这也不难啊,我去的话也行。
于是,抱着这个想法,他报名参加了《最强大脑》第二季,凭着超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,成了节目的常驻嘉宾。
此后,王昱珩又连续参加了第三季、第四季、第五季,还担任过中国队的队长。
令人遗憾的是,他后来退赛了,原因是他认为节目组有透题行为,有失公平,所以以退出比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。
不过,他虽然人不在“江湖”,“江湖”却始终流传着他的传说,他依然是无数人心目中的天才。
成名之后,王昱珩从未以“天才”自居。
节目组曾给他一个账号,叫“最强大脑王昱珩”,他觉得不妥,特意改成了“闲人王昱珩”。
在他的身上,似乎有着一种对名利的天然性规避。
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植物,步入其中,就像进入了一个“原始森林”。
从热带雨林到高寒植物,从空中飞鸟到海底珊瑚,都能在他的家里找到,其中甚至还藏了一头巨大的“霸王龙”。
他模拟亚马逊流域的水下世界,用一个超级大鱼缸,做了一条“亚马逊河流”,里边生活着各种热带鱼类。
桌子上摆满了苔藓制作的微景观,每一个都各具特色,生机盎然。
机器人,模型,手办,藏书,琳琅满目。
还有足以以假乱真的树脂画,精湛的画工,仿佛真的是一条金鱼在水里游动。
随手画出来的蝴蝶,也自带立体效果,看起来就像贴在纸上的标本。
同时还写得一手好字。
古琴也达到了专业级水准。
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,就连王昱珩的女儿都忍不住吐槽:家里就像个科学怪人的实验室,到处摆满了稀奇古怪的东西。
在他看来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所以他会经常带着女儿去旅游,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。
他们常常满世界跑,去露营,去看极光,还曾一个暑假开车游历了13个省。
他给了女儿所有的关爱,女儿性格开朗,成绩优异,与同龄人相比眼界更开阔,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多样。
舞台上叱咤风云,生活中自由自在,王昱珩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。
他说:“很许多人削尖了脑袋就为了成功,忙忙碌碌大半生,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。其实,你本可以活得更快乐。”
这个世界上本就有很多路,只不过,大多数人选择了最拥挤的那条大路,因为那里最热闹,也最安全。
王昱珩却在一条人烟稀少的小径上行走着,孤独着,也思考着。
似乎有些叛逆,但他确实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,也体会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。
这一次,他因“变帅了”登上热搜,看似一场互联网的娱乐闹剧,背后显露出的,又何尝不是人们对这种生活的羡慕与渴望呢?
●参考资料
[1]北京晚报|“最强大脑”王昱珩帮警方查案
[2]人民网|《最强大脑》匹配最美道具扇面 王昱珩放弃赛前观察
[3]新浪网|有网友去了《最强大脑》“水哥”王昱珩的家里……
推荐文章
-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
-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
-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
-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
-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
-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“3+”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
-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
-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“绿色”路
- 走近网瘾少年们: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?
-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
-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:长津湖的寒冷,与战斗一样残酷
- 绥化全域低风险!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
- 农业农村部: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明年夏季粮油播种
- 中国故事丨“沉浸式”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!
- 升旗、巡岛、护航标、写日志,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
- 他从一窍不通的“门外汉”,到重装空投“兵专家”
-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,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
- “双减”后首个长假:亲子游、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
- 天山脚下,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
- 且看新疆展新颜
- 《山海情》里“凌教授”的巨菌草丰收啦
- “双减”出台两个月,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?
-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?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
- 面对婚姻,“互联网世代”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?
-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,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
- “辱华车贴”商家及客服被行拘,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
- 网游新政下,未成年人防沉迷的“主战场”在哪?
- 160万骑手疑似“被个体户”?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
- 报告显示:这个国庆假期,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
-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:你们自己学习要好,就可以做很多事儿
-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
- 从1.3万元降到700元,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“玄机”
-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?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
-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
-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
- 云南保山:170公里边境线,4000余人日夜值守
-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,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
-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: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
-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
-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:广东总量第一,“北上”这类人才多
- 神经科学“罗塞塔石碑”来了: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
-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,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
- 农业农村部: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明年夏季粮油播种
-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(返)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
-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
-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、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
- 这场红色故事“云比拼”,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
-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
-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
- 看,生机勃勃的中国
- 百闻不如一见——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
-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
-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
-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
-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?国庆5.15亿人次出游,你咋过的?
-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.1万人次
-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: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
-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: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
-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.03亿人次
- 公安部交管局: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,5位交警辅警牺牲
-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.15亿人次
-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.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
-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℃至6℃
-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
-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.41亿元
- 新疆伊犁州: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
-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
- “数说”杭州无障碍改造:触摸城市“爱的厚度”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
-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“海上花园”
-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
- 直径2米“面气球”亮相 山西首届“寿阳味道”美食大赛启幕
-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
-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:洋茶人“云上”喫茶 传播中国茶“味道”
-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
-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:数字改变“关键小事”
-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
-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
-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
-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
-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
-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
-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
-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:一身雨衣、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
- 水能载物亦能“生金”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
-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“有惊无险”
-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
-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
- 从进“培训班”到看《长津湖》
- 厦门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撤除离厦通道查验点
- 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创1966年以来最高纪录
- 杭州“十一”假期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
- “颜值担当”里的中国,映照“万物和谐”新气象